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银屑病临床路径
银屑病特效药
如果是点滴型银屑病,可以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盐酸奥洛他定片,同时还可以口服消炎颗粒和维生素B12,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混合外用。如果是斑块型银屑病,可以口服药加服维胺酯胶囊,同时外用药可以调整为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和他克莫司软膏混合外用。
斑块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首选治疗药物是阿维A,即维甲酸类的药物,对银屑病是目前比较特效药物,应根据银屑病临床分型和综合全身皮肤、综合身体状态给予用药。近些年有生物制剂的发展,生物制剂虽然价格高,也能很好的控制银屑病。
银屑病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特效药。因为银屑病是一种遗传性因素主导的顽固性疾病,所以,即使是能有效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但也不能对银屑病进行根治。通常情况下,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很多,主要使用的是阿维A胶囊。此外,患者通常使用迪银片或消银片进行治疗。
银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在银屑病患者的普查及谱系分析发现,银屑病具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多数学者的调查显示,约10-39的患者有家族史。国内有家族史占10~17,国外10~80,认为是多基因遗传。阳性家族史患者发病较早。
银屑病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首先,遗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被认为在皮肤和关节病变的共同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免疫介导是其主要发生机制。(1)遗传因素:人口调查、家族史、双胞胎及HLA研究均支持银屑病的遗传倾向。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虽然国内外对本病进行了不少研究,但对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几种学说:遗传因素:本病常有家族性发病史,有遗传倾向,一般认为约为30。目前在多条染色体上发现易感区域。
目前引起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认为银屑病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或者加重。
药物研发:银屑病靶向治疗新时代
1、目前研究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细胞信号传导小分子抑制剂包括阻断Janus激酶抑制剂、蛋白激酶C抑制剂等。截至2018年7月,国外已上市的JAK抑制剂有托法替布、奥拉替尼、鲁索利替尼,国内已上市的JAK抑制剂有托法替布;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JAK抑制剂有巴瑞克替尼等药物,具体疗效和安全性还有待验证。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4月6日批准了瑞福(乌帕替尼缓释片),这款由艾伯维研发的口服选择性Janus激酶(JAK)抑制剂,为中国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这款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对传统DMARDs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PsA成人患者,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5 mg。
3、新一代银屑病药物研发聚焦于靶向炎性细胞因子通路,特别是IL-17和IL-23,以期更精准地治疗这一慢性皮肤病。IL-17由Th17细胞分泌,对银屑病发病起关键作用,而IL-23被认为是其上游调节者。早期治疗药物主要围绕TNF-α展开,但TNF-α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不一,促使研发转向IL-17和IL-23。
4、年,白介素12/23拮抗剂(如乌司奴)、白介素17a拮抗剂(如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如拓咨山枝)等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中国市场,为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带来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标志着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