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牛皮癣医案

皮肤病资讯 小鹅鹅 2025-01-08 21:06 5 158

经方半夏泻心汤治疗荨麻疹医案

1、四诊合参,半夏泻心汤显神效 在四诊辨证基础上,张教授确定为寒热错杂的少阳、太阴合病,遂选用半夏泻心汤进行调和肝脾、消痞散结。调整后的方剂包括姜半夏、黄芩、黄连、党参、干姜、大枣、厚朴、泽泻、薏苡仁和甘草。

2、半夏泻心汤加四神丸主治慢性胃肠炎、湿热阻中、寒湿下注。具有清上温下、除寒止泻之功。半夏泻心汤加木香、九香虫主治胃气不降、郁而作痛。木香可醒脾祛湿,九香虫善于散郁止痛。半夏泻心汤加三花(生麦芽、谷芽、稻芽)主治肝郁克脾(胃)、肝脾俱郁之证候。

3、半夏泻心汤加枳术汤(丸):枳术丸由枳实、白术组成,是健胃消食之名方 ,枳实消积滞,白术补脾元,由张仲景所创,张洁古发挥。一缓一急,一补一消,与半夏泻心汤配伍,主治脾胃湿热,虚中夹积,胃脘痞满,食而不化之慢性胃病者。

医案五则原文及其翻译是怎样的?

医案五则原文及译文:原文: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译文:医师掌管有关医药方面的政令,收集药物以供医疗所用。

《医案六则》原文译文如下:齐王的保健医王遂患病,自己炼制五石汤服食治病。我淳于意前去探访他。王遂对我说:“我有病,希望您能给我诊治。”我就给他诊治,告诉他说:“您患的是内热病。《医论》的书里说:‘内热小便短少,大便秘结的病人,不能服饮五石汤。

[今译]素来对于亏损元精的病证,不只病人自己烦心厌恶,就是从事医师职业的人,也有左右为难的时候。

译文:又精通医方药物,他治疗疾病,配合汤药不过只用数种药物,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不用再去称量,煮熟便喝,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华佗离开后,病人的病就好了。

昔有乡人丘生者原文翻译如下:从前,有一位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进入海中打捞沉香木。累积了很多年,才得到一车(沉香木),把它运回家。他到集市上去卖沉香木,因为沉香木价格昂贵的原因,最终没有人来买。过了许多天,他还不能卖出去。他心中产生疲劳厌烦的情绪,把这看成是一种苦恼。

经方到底用原方好还是合方好?倪海厦大师用实例告诉了我们答案

倪海厦大师的医案清晰地展示了经方合用的可能性。正确的经方使用应基于精准的辩证,结合经典方剂,并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大师的处方不仅体现了对经方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灵活运用经典方剂治疗复杂病症的能力。这一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方合用不仅可行,而且往往是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经典的浪潮袭来,大家重新开始重视经典,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也多了起来,这是好事,可是,关于经方的使用,历来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用经方尽量用张仲景的原文原量,不要随意加减,更不要随意合方使用。

今天分享倪师用量的规律,是想说明倪师并没有像国内很多经方家那样使用100克或200克这样夸张的用量。1 倪师并非依靠加重某些药物的用量来取得疗效。1 然而,倪师的方子基本都是经方的加减组合,很少直接使用原方原量。1 这体现了中医“三因制宜”的实际原则。

老方流传至今还有在用,就证明它有用,再者中医是一人一方,根据每个人的症状随症治之!中医大脑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中医诊疗的准确性和效果,也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医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中医师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医经典,提高诊疗水平。

特别惋惜倪海厦,可惜你已作古! 最早的“经方”二字, 出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标明 “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 以通 闭解结, 反之于平。

亲,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依然有请美国“汉唐中医学院”的院长、“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导师——倪海厦老师,分享《易经》和身体、心灵等等的关系。刚讲到家里生男生女的问题,原来也跟住家的方位是有关系的。

反复口舌生疮溃疡,这个经方对症

二诊: 2001年8月28日。患者药后口腔溃疡疼痛减轻,大便日一行,舌红,苔薄黄,脉沉细略弱。处方①:初诊处方①加生黄芪、生甘草。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服。处方②:大黄15g,生甘草6g,生黄芪15g,白鲜皮15g,白头翁15g。水煎,外用漱口。三诊: 2001年9月4日。

第一则是当代中医经方大师胡希恕的医案:史某、男性,42岁,住东四六条80号,1965年11月15日,初诊。症状:反复发作口舌溃疡2年,本次发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溃疡,因疼痛不能吃饭及说话,右胁微疼,大便少微溏,苔黄厚,脉弦滑。证属: 上热下寒。治疗方法: 苦开辛降,与甘草泻心汤。

反复性口腔溃疡,疮面红而疼痛,西医给予消炎药物和补充维生素B2治疗多日无效,伴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舌质红而苔白腻,脉濡数。此乃湿热为患,但清热则湿不去,但祛湿则热愈炽,且有苦寒伤脾败胃,湿浊内生之虞。

牛黄。根据《汉唐经方》的记载,牛黄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等症状。

⑤凉膈散(《局方》),调胃承气汤加黄芩、连翘、栀子、薄荷、蜂蜜,主治肺胃实火,证见胸膈烦热,大便秘结,咳唾血痰,口舌生疮,苔黄脉数。 ⑥大陷胸汤:小承气汤去甘草,加甘遂,证见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燥结,口舌干燥,小有潮热。

复发性口腔溃疡 燕某,女,29岁。口舌生疮6年,1月数发,时愈时作。近1月来,因流产后恣食瓜果生冷,复因暑热,夜睡不关电扇,门窗大开,又遭风寒外袭,遂致身痛呕逆,食少便稀。外感愈后,口舌于今晨突发白色丘疹一圈,灼痛不可忍。按脉细弱,舌淡欠华,面色萎黄,腰困膝软,此属肾虚脾寒、虚火上僭。

胡希恕:临床精华!经方医案医话十四则

在疹症见闻中,胡希恕先生强调阴阳毒的辨识,疹症虽急性但并非不可治愈,他的亲身体验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在治疗策略上,胡希恕主张灵活运用,如鳖甲煎丸,他不仅推荐用于脾大,还指出杭州生产的版本效果更佳。柴胡桂枝干姜汤在疟疾治疗中展现出非凡疗效,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辩证施治。

所以,我从很久以前,就看很多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啥的,我从不觉得我比那些对黄帝内经倒背如流的中医医术差呀。伤寒论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郝万山的伤寒论讲稿,很多网上都能找到,我看了五六遍不止,个人感觉不错。

首先,阅读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医案医话等资料,这些内容包含了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对初学者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例如,郝万山的伤寒论讲稿与胡希恕的金匮讲解,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理解这些经典著作。其次,推荐《医学衷中参西录》和秦伯未全集,这两本书内容丰富,适合初学者深入学习。

中医医案书籍【图文版】电子书免费下载.zip免费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9a-ErorpoxkHBYaldaN0Q 提取码: bk6b中医医案的价值中医医案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医案对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与《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则通过经方大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地解析经典理论,适合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学习。《药证与经方》结合经典理论与用药实践,对常用中药的典籍应用作了通俗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运用。